【宣教士關顧】第三文化小孩的童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效有品質的第三文化小孩(TCK)關顧,有一個重要觀念:
TCK是住在文化改變頻繁的世界,以及童年發展期搬遷頻繁這兩者間互動所形成的結果。

藉由本文我們要嘗試分享TCK的童年發展,
當孩子們在文化頻繁改變的日子,他們內心怎麼感受環境?
以及他們怎麼摸索不同文化間的平衡?

 

【文化對孩子發展自我認同很重要】

你曾問過自己「我是誰?」、「我屬於哪裡?」這類問題嗎?這不是專屬大人的煩惱!
每一個孩子從嬰孩長大成人的過程,要發展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在某群體中扎根的自我認同。
所以,家人和身旁的社群對孩子來說,就像一面鏡子,提供發展中的孩子探索自我認同的答案。

文化人類學家保羅・海伯特(Paul Hiebert)強調:文化並非本能,而是後天的學習;文化是我們從周遭環境學習也被環境教導的產物,更會代代相傳。

從這裡我們就能發現兩件事情!
第一:當人進到不同的文化中,受當地文化影響是必然的,而且他需要透過後天的學習才有發展自我認同的機會。
第二:不同文化「融合」的結果,就像是這個人的DNA,會在其孕育下一代時傳承下去。

 

【文化除了有看得見的部分,也有看不見的部分】

想想看⋯你怎麼認定某個人是「我們」還是「他們」呢?
我們通常傾向透過「相似處」「相異處」來理解彼此,孩子也是從這樣的本能中發展自我認同的。但是如果我們看看人類學家蓋瑞・韋弗(Gary Weaver)提供的文化冰山就能知道文化分為兩個部分:

表面文化:少部分在水面上清楚可見的冰山。(習俗、食物、傳統、語言)
深層文化:最大面積的部分隱藏在水面下的冰山。(世界觀、價值觀、基礎信念、語言)

隨著網路、社群媒體,以及流行文化的普及,TCK在外界眼中產生「國際一家村、和樂大家庭」的既定印象⋯⋯表面的文化也許能夠快速模仿,深層文化改變的速度卻非常的慢!不易察覺的深層文化,正是人與人之間真實差異所在,也是文化衝突的來源。

 

【TCK的困擾:一直在「社交不對頻」的循環中!】

當TCK在兩個(甚至更多)的文化中來回游移,嘗試模仿和被認同,
卻不斷遭受身旁不同文化同儕有心無心的玩笑⋯⋯
即便只是一個疑惑的表情,或是嘗試隱藏的嗤笑,
對孩子來說那是一種無緣由的否定感、深烙心靈深處的羞辱感⋯⋯

 

【難以深根的歸屬感,家庭時光是最棒的扶持】

TCK和其他孩子學習文化的方式都一樣:都是從環境中模仿與學習。但是TCK會面對一個困境⋯⋯生活周遭那麼多環境,我要捕捉哪個文化才對?當一個家庭去到某個宣教工場,一天從早到晚互動的人就有多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樣的生活環境和經歷,相對一般孩子來說,是更豐富也特別複雜

也因此,幫助孩子在不同文化中找到平衡,是TCK的關顧重點
對孩子來說,感覺與眾不同可能會是一種壓力源,他們認知「感覺與眾不同」「感覺自己不對勁」是一樣。外在的像是體型、膚色、語言、口音;內在的像是本文前面提到冰山底下的「深層文化」。

相較外在,孩子對於內在的與眾不同較難察覺,有情緒和感覺但是難以用語言完整表達。可以透過與孩子討論這些感受和差異,確認自己對此的壓力反應,進而幫助他們發現上帝創造自己的與眾不同,在文化平衡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在宣教工場的日子,孩子會特別需要家庭時光!能和他們相似的人在一起,用母語說心裡話、講他們聽得懂的笑話、他們可以理解的肢體語言、他們可以模仿對照的對象,這會讓TCK在不同文化中感到輕鬆愉快。

 

【用畫畫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請孩子畫一張自畫像,討論以下問題,與孩子有段精心時刻,並一起禱告吧!
– 想想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主要是外貌呢?還是內在?
– 覺得自己哪些方面與別人很像呢?
– 對自己來說,外表相似比較重要?還是內心相似重要呢?還是都不重要?
– 你喜歡與眾不同嗎?如何不同?

身為父母,你可以⋯⋯
– 與孩子談談身為與眾不同的人,有什麼感覺?嘗試讓孩子知道,這些感覺會影響他們的自我形象和自尊。
– 試著定時讓你的孩子與和他們相似的孩子見面。
– 如果孩子不喜歡新環境中的人或地點,試著找出這些話背後的原因。

 

 

參考資料:

1.書本《第三文化小孩-在世界之間成長的經歷》第4章
2.書本《第三文化小孩-一份需要關顧的禮物》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