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小學堂】在上帝的宣教故事中,聆聽貧窮人真正的需要

◉作者/司徒嘉敏(華傳國際董事,香港大埔浸信會差傳中心主任)

◉文章出處/《華傳》第58期(2019/7-8月)「與貧窮人一起-活在上帝的宣教故事中」,圖片來源
(華傳全名為「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http://www.gointl.org/

 

聖經的故事始於創造,並且結束於新的創造。這個故事更是一個上帝的宣教故事,述說上帝如何在祂權能的愛中,定意要將這個墮落的罪惡世界,轉變成為新創造中的得贖世界。上帝的使命就是讓祂所造的一切都按著祂的心意而活,朝著祂的目標邁向完滿。今天,上帝的宣教故事對我們在貧窮人中的服事,以及與貧窮人同行又有甚麼意義?

聖經讓我們清楚看見所有人(包括幫助者和貧窮人)生命的豐富完滿會呈現在四種關係中:與上帝、與自己、與他人和與其他受造之物。其中,人與上帝的關係成為其他三種關係的重要基礎。然而,罪進入世界,人以自我為中心,因而以上四個關係出現了破裂、貧乏和失落。人否認上帝的存在和權柄,變得物質主義和崇拜假神。人感到自卑和羞恥,甚至衍生救世情意結。自我中心的人會剝削和虐待他人。面對工作,人變得懶惰或工作狂。全人類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層面都受到影響!

所有人都面對關係的貧窮,沒有人能擁有生命豐富完滿所呈現的四種和諧關係。各人呈現出來的關係性貧窮(Relational Poverty)都不同。對於某些人,如在西方文明的世界,他們與受造世界呈現的破裂關係是工作狂,結果引致不是物質上的貧乏,而是憂慮、抑鬱和其他負面的影響。對於其他人,如在一些相對貧窮的地區,關係性貧窮引致物質上的貧窮,因為他們與受造世界呈現的破裂關係,使他們無能力工作,結果導致他們在物質方面缺乏。由此可見,貧窮的根源在於破裂的關係。

上帝宣教使命的目標是一個嶄新的創造,而我們從聖經故事的高峰就能預見這個新造的世界。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祂繼續編寫這個故事,讓破裂的關係得以恢復。在歌羅西書1:19-20,耶穌基督被描述為整個宇宙的和好者(The Reconciler of The Entire Universe)。和好的意思是把所有東西歸回正確的關係上,讓它們重回上帝的心意。若貧窮的根源在於破裂的關係,對於貧窮人(包括我們)來說,使所有東西歸回正確關係的耶穌真的是一個好消息。

很多貧窮人都帶著損毀了的自我形象及工作的無力感。在他們的內心常存這些信息:「你沒有價值!」「你沒有能力!」「工作是沒有可能的!」因此,他們需要一個有上帝和愛的群體跟他們說:「你是被愛的,你有才能,你是寶貴的,你有上帝的形象!你是被召參與工作的,上帝與你同工,我們與你一起!即使在跌倒時,上帝仍然愛你,我們也一樣支持你!」藉上帝的恩典,這些話能改變人。因為這些話讓聆聽者明白他是誰、上帝是誰,以及他在上帝國度和世界中的角色。他發現自己並非孤立,而是在上帝的家中。

唯有耶穌才能幫助貧窮人完全地處理貧窮。作為上帝子民的我們是一群「新造的人」,我們是「基督的使者」,被差遣「作和好的職事」(林後5:17-21)。我們是藉著從上而來的能力和權柄,與有需要的貧窮人同行,一起經歷耶穌在我們身上的復和工作上帝願意使用祂的子民,與貧窮人一起進入這個新創造且帶來更新改變的宣教故事中,並一起經歷與創造者、與自己、與他人及與受造的世界重修關係後的完滿。

從舊約到新約都記述了不少關於關心貧窮人的教導。在現實的世界中,有不少宣教工場也是在一些相對貧窮的地區。因此,關懷和服事貧窮人也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宣教事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對貧窮人的回應是為他們帶來傷害而不是建立。例如:為了自我感覺良好,不斷給予幫助,在物質上有求必應;或取易(派發物資)不取難(同行發展)而胡亂服事。

無疑,地震、海嘯、戰火所造成突然而來的災難的確需要提供物資和緊急支援的救濟(Relief)行動。作為上帝子民的我們,豈能不伸出關懷的手。不過,若停留在救濟階段,沒有想方法過渡至發展(Development)的向度,相關的慈惠行動就未能為受助者帶來幫助,甚至造成無形的傷害。貧窮的成因是相當複雜,如一個冰山,「欠缺物質」往往只是表層或一角而已。作為扶助者,我們真的需要檢視自己對貧窮的定義,只看見貧窮者表面像是「缺乏」,便會往往按此「缺乏」而投放資源,不斷給予各樣物質。結果,造成貧窮人長期的依賴;扶助者也透過不斷助人而獲取自我肯定。Steve Corbett及Brian Fikkert提醒,若援助不當更有可能破壞受助人的主動性,加劇貧窮者的自卑和羞愧感。最後,在幫助人的過程中,雙方都沒有得著健康的建立。

Brian Fikkert & Kellly M. Kapic指出當我們在幫助貧窮者時,我們所採用的方法深深受自身的文化和價值觀所影響,以致這些方法所帶來的改變不單未能顧及一個人整全的需要,更將一些問題帶進這些貧窮者的群體中。全球化令西方的價值觀和制度蔓延到世界各地,很多國家都得著來自經濟增長帶來的益處。不過,個人主義、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等的價值觀也隨著這些西方經濟策略或扶助方式引進這些受助國家。結果,導致他們真正的需要——讓關係的復和更難滿足。

憐憫的行動可以成為一扇門,讓我們接觸生命,並使被接觸的生命可以有所不同。因此,憐憫的行動本身並非終點(Mercy is a door, an opening, an invitation to touch a life, to make a difference. But it is not a destination.)。作為扶助者的我們真的需要學習聆聽和了解貧窮人真正的需要,協助他們進入真正的改變中!世界銀行(World Bank)曾做了一個調查,訪問身處在六千名分佈在六十個低收入國家中的貧窮人一個問題:甚麼是貧窮?最後把收集了的結果集結成由三個系列組成的書,名叫Voices of the Poor. 以下是一些訪問的結果 :

 

我未能提供任何東西(食物)給家人,我主要是向鄰舍或朋友借。若我無法為自己的家人出一分力時,當站在子女面前,我會感到羞恥。因此,當我失業時我不好受,我感到可怕。——GUINEA-BISSAU

 

過去兩年,我未曾與任何人慶祝過假期。我無法負擔邀請別人來我家探訪,若我到別人家探訪時未能帶備禮物在身,我感到不舒服。長期無法與別人聯繫令我感到抑鬱(depressed),產生持續不斷的不開心感覺,並感到自我形象低(a sense of low self-esteem)——LATVIA

 

若你饑餓,你將會永遠饑餓;若你貧窮,你將會永遠貧窮。——VIETNAM

 

訪問結果反映,貧窮人認為自己需要的是「心理需要」(如:感到羞恥、無盼望、懼怕……)和「社會需要」(人際關係欠佳、沒有選擇、於社會孤立),當中涉及的往往是個人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至於「物質需要」反倒少之又少!

我們需要有新的眼光,把著眼點從他們的「需要」轉為他們所有的「資產」,在過程中透過發揮貧窮人為主導的方法,讓他們經驗個人的尊嚴、信任的關係和自給自足的能力增加。與貧窮人同行是一個同時加強(Empower)扶助者和受助者一起活出與上帝、與自己、與他人和與其他受造之物更正確關係的過程。我們需要著眼於上帝的宣教故事中,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己,並在貧窮人中服事的目標,無論是長期目標或是較近期的目標——讓貧窮人能與我們經歷關係復和後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