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借我你的耳與心?
文/達雅
本文轉載自『萬族萬民』第115期,訂閱萬族萬民電子版
2019年我初次到訪這個以聖母峰聞名的國家,居留十個月,對於這個國家才剛有一點點認識就離開了。
等我再次回到這個國家,已經相隔四、五年,這回待的時間比之前長,語言也比之前進步,因此有機會更深入了解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據本地基督徒說,山上及鄉村中原本充滿巫術及各種宗教,後來有人透過基督徒的禱告病得醫治後,福音才逐漸傳開。
信主之後,基督徒會受到許多的逼迫,也有人因此回到印度教中。
印度教的儀式很吸引本地人,尤其節慶凝聚起久違親人間相聚的歡樂時光。
不過,在任何節慶裡,最忙的永遠是婦女。
這裡的婦女令我印象深刻:她們留著長長的秀髮,跟人對視時,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歡迎初次相見的人時,會親切地問候:「您喝茶了嗎?」
在與本地婦女有了更多的認識跟互動後,了解到這裡的婦女大多是家庭主婦,需要從早忙到晚,承擔所有的家事。
有幸聆聽一、兩位婦女的生命故事之後,更真實體會「女性的堅韌」在這國家展露無遺,也深深感受到作為女性真的很不容易。
在知識不普及的山區和鄉村,早婚早生相當普遍,許多年輕女孩抱著單純的想法,以為結了婚離開原生家庭,生活會更好。
但多數的境遇卻是更糟糕,如同其原生家庭一樣惡性循環。
因此她們的自我價值感很低,沒有太多的自信,在丈夫背後默默做堅強的後盾、在孩子面前做堅韌的母親,在家中一手包辦大小事,丈夫只需要負責在外工作。
對於丈夫所說的話,她們大多只能遵從或盲從,也有不少家暴憾事發生。
當我認識到這些後,發現要跟本地婦女傳福音真的不容易。
她們除了被家族關係緊密束縛,在家中的地位不高,還要承受周圍人的眼光,
使得她們即便遭受家暴或落入非常糟糕的處境,都不會輕易離婚,因為婦女一旦離婚,就會被貼上很負面的標籤。
這裡的生活不容易,因著政府貪污,國家的建設很緩慢,許多男性都選擇出國打工賺錢回來買地蓋房子,因此婦女要承擔照顧全家的責任,從最老的到最小的。
多數人在聽聞福音後,把耶穌視為其中一位神來拜,於是他們會禱告也會敬拜耶穌,但不會專一相信,只看重這些神明能為個人帶來什麼好處。
與「時間就是金錢」的西方文化不同,這裡是「時間就是關係」。
「花時間建立關係」在外人看來或許是浪費的,但以傳福音來講,「鬆土」卻是必要的過程。
在跟當地婦女建立深入的關係後,她們往往很願意敞開心分享自己的需要,因為在她們身邊沒有多少人願意聆聽並理解她們的心聲或想法。
花時間、用耳聆聽、用心理解、換位思考,並付上禱告的代價,相信神會繼續行祂的神蹟奇事在這地,並透過這群寶貴的婦女們,祝福她們的國家及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