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小學堂】異鄉人也能收割莊稼!——不是只有宣教士,才能參與大使命

作者/羅磊 Neel and Chalor Roberts
(1987年加入使團,東南亞青年兒童僑民事工)

本文取自內地會《萬族萬民》2019年第98期 「異鄉人不是異鄉人」一文,圖片來源

 

 

從2000年開始,我和太太在傣族人當中服事,他們是泰國北部的少數族裔之一,來自緬甸和中國。我們也接觸到其他族群,這篇文章是想要鼓勵你們主動接觸自己國家和社區裡的陌生人、異鄉客。

促使人們離開家國去到異地的因素往往是多重的,戰爭就是一個普遍原因。泰國北部邊境有一群人來自中國雲南,他們主要是國民黨士兵的後代,1949年時撤退至緬甸,邊退邊走到達泰國邊界。

同一個山脈還有傈僳族、阿卡族、瑤族、和苗族,常被統稱為泰國的山區族裔。其實他們在上個世紀遷入泰國,是為了追求和平並尋找新的農地。

清邁和清萊兩個城市有幾間用英語授課的國際大學,由於學費相宜,入學要求或許不高,吸引了鄰近國家的學生。

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泰國經濟迅速增長,工人越來越短缺,估計約輸入了二百萬名工人從事漁業、魚類加工、農務和建築業。這些工人主要來自緬甸,也有相當人數來自柬埔寨和老撾(寮國)。最後還有專業人士,泰國目前最多的外籍專業人士就是菲律賓的英語老師。

面對這些族群,我們反思究竟要接觸哪個群體?怎樣切入群體的需要?如果是已經開展的事工,他們有能力承接大使命嗎?需要更著力幫助他們成為福音勇士嗎?他們活在多元文化環境,他們學過怎樣跨文化分享信仰嗎?讓我們看看下列例子,再思考在泰國的特有處境中怎樣回答剛才的問題。

七十年前華人湧入泰國北部,當中有些基督徒(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會的教會),但當地社區還沒有人信主,當地領袖更是強烈反對基督教。能說中文的西方宣教士以及中國難民中的宣教士為村民開辦中文學校,藉此傳揚福音。今天各個社區都建立了教會,誠然部分教會還需要栽培靈性成長,持續向鄰舍傳福音,但先賢們的植堂工作可謂告一段落。

有一個窮青年在破棚子裡做單車維修,而撣族佛教徒就住這些華人當中,窮青年聽到要向撣族佛教徒傳福音,就想盡一分力,他見到富有的城市人有錢送子女讀中文學校,撣族無錢這樣做,所以他每天收工就在單車維修舖開中文班,免費教撣族小孩中文,他雖然無錢,卻當上跨文化宣教士。

我們又看看泰國北部各族群,除了拉瓦,部分克倫族和部分拉祜族以外,泰國山區的居民絕大多數是上世紀的「跨境新移民」。宣教士接觸這些族群時,意識到在泰國人、甚至泰國政府官員眼中,這些族群是異鄉人。山區族群樂意接受福音,或多或少是想得到一種身分認同,有些學者發現,他們信佛教或只能做到泰國二等公民,他們便希望基督教能帶給他們一個全球公認的身份象徵。泰國少數民族現在有教會,有母語聖經,有信徒領袖,雖然還有不少機會讓宣教士去作工,但目前更大的需要,就是令少數族裔信徒,明白他們的使命,是要去接觸泰國的佛教徒,以及跨越政治界限,向其他少數族裔傳福音。

國際學生事工日益重要,因為許多東亞人在不同國家讀書,他們會學習所在地的語言,日後可能跨境做生意,如果他們能成為信徒,就能同時打入兩個國家,營商宣教自然應運而生。

低技術工人雖然人數眾多,但難以接觸,如果他們被僱主剝削,僱主必定想盡辦法阻止他們與外界接觸。感謝神也有少數僱主是信徒,另外也有非信徒的僱主樂意讓基督徒來為工人和工人子女辦活動。機會比比皆是,但也有困難,其一是牧者們被教導要栽培信徒成長,樂意奉獻支持。當然這些貧苦工人不會一時三刻就信主及成長,當他們成熟有能力奉獻,就已經要回國或是轉去其他地方工作。無法期待宣教事工自供自養,不論是本地傳福音,或是越洋宣教事工,都是長期投資。

至於旅居泰國的菲籍專業人士,我們很驚訝地發現宣教策略的盲點:許多菲籍教師其實是相當委身的基督徒,他們的工作就是每天接觸泰國專業人士、學生;可惜教師們忙於賺錢寄回老家,實在無法停工一年,來委身學習泰語,因此傳福音的機會有限,如此大好機遇白白浪費實在令人惋惜。跨境來到的異鄉客不一定等於未得之民,如果可以為他們創造機會,反而他們能在福音的事上助我們一臂之力!

我們見到各式各樣的異鄉客跨境來到東亞地區。我們必須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神使普世宣教的任務變得比以前更容易。我們要找出這些就在你我身邊的異鄉客。接觸這些異鄉客也不代表我們已完成大使命,而是去完成大使命的最佳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