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小學堂】索馬利亞──陽光海灘,淪為海盜之國

索馬利亞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長年戰爭導致國內經濟崩潰
是全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
沿海地區海盜活動猖獗
被國際海事局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之一
政府貪腐指數全球最高
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失敗國家
貧窮、海盜、恐攻、貪腐、失序
索馬利亞可能是這世界上最糟糕的國家之一
索馬利亞
陽光海灘,淪為海盜之國

 

索馬利亞曾被譽為「印度洋上的白色珍珠」,因為多數房屋是白色的;今天許多建築屋只剩斷壁殘垣,牆壁上的彈孔清晰可見,大部分道路坑坑窪窪,整個城市幾乎沒有綠化。

太陽低垂在地平線上,夾帶著大海氣息的微風吹起……索馬利亞位於非洲東北角,擁有延綿不絕的海岸線,本來應該是個充滿陽光與海灘的美麗地方,但自從1991年爆發內戰之後,這幅美麗畫面戛然而止。從此「海盜國家」、「戰區」、「極度危險」、「武裝叛亂組織」、「綁架分子」是索馬利亞留給人們的刻板印象。

 

國家四分五裂

索馬利亞人原本是一個以部落為結構的遊牧族群。9世紀在阿拉伯帝國影響下歸信伊斯蘭教。數世紀以來,許多重要的穆斯林人物皆來自索馬利亞社群,其中不少人已經在非洲之角、阿拉伯半島以及更遙遠的地方大規模發揚伊斯蘭教。

19世紀末葉,蘇伊士運河開通,波斯灣又相繼發現石油,索馬利亞的地位日顯重要,於是先後為英國、法國、義大利所瓜分。一直到60年代,索馬利亞才得以獨立。

獨立後的索馬利亞步上不少非洲國家後塵,始終無法建立一個完整國家,結果撐不到10年,軍隊司令巴雷(Siad Barre)便發動了軍事政變,接著巴雷總統實施長達20多年的高壓統治,引發民怨。那段時期,教育程度良好的人紛紛前往中東、歐洲以及北美;北部的索馬利亞蘭(Somaliland,前英屬索馬利亞)自稱獨立;邦特蘭(Puntland)等地也處於自治狀態。

1991年, 軍閥艾迪德(Farah Aidid)領導「索馬利亞民族聯盟」推翻巴雷總統。全境頓時陷入一片混亂,部族間衝突不斷、各處軍閥割地為王,國家四分五裂,內戰不停延燒,大量難民逃離家園。

 

那些風雨如晦的日子

自爆發內戰以來,加上連續幾年的乾旱與作物歉收,索馬利亞近2,000萬人口一度瀕臨餓死邊緣。1993年,聯合國介入提供人道救援,但當地治安十分惡劣,運送物資的車隊屢屢遭劫,於是戰力最強的美軍發動空襲圍剿艾迪德的指揮部,造成許多無辜百姓死亡。

艾迪德立刻宣布美國為索馬利亞的頭號敵人,接著便發生了廣為人知的造成18名美軍死亡的「黑鷹墜落」事件,當時陣亡士兵的屍體遭亂軍褻瀆的鏡頭,通過電視直播傳到全世界,引起美國民眾強烈抗議,聯合國部隊只能狼狽撤退。從此,索馬利亞更陷入無法無天的混戰局面。

在那些風雨如晦的日子裡,以伊斯蘭教法為依歸的武裝組織「伊斯蘭法庭聯盟」(Union of Islamic Courts,簡稱UIC)進駐首都摩加迪休,恢復了伊斯蘭司法制度,使處於暗無天日許久的首都民眾,至少獲得起碼的法律保障,因此得到不少人民的支持。

後來,UIC的勢力逐漸擴大,開始招募警察和軍隊,甚至在2004年時占領了南方大部分地區。眼看UIC就要結束索馬利亞內戰與無政府狀態,但2006年鄰國衣索比亞介入,逼使UIC節節敗退,當中的溫和派選擇和過度政府合作,強硬派則頑抗到底,且分裂成青年黨(Al-Shabaab),索馬利亞再次回到混亂狀態中。

青年黨雖然未能控制城市,但不少鄉村都落在他們掌控之下。他們利用人們生活貧困無望,四出招徠支持者,甚至招募兒童打聖戰,也誘騙和囚禁女子,使她們淪為性奴。青年黨的目標是推翻索馬利亞政府,打造一個伊斯蘭國,於是他們不斷發動恐怖攻擊引起政府注意,製造恐慌氛圍。

一對來自中國的環球探險夫婦張昕宇和梁紅,去到一個剛經歷青年黨恐怖襲擊的國家大劇院,見到門外廣場坐著一位少年,腿上的肉已經壞死,白蛆還在面孱孱蠕動,一圈蒼蠅盤旋而上。但少年仍朝著他們的鏡頭微笑。都這樣了,怎麼還能笑得出來呢?少年全家都在爆炸中身亡了,他微笑著說:「至少我還活著。」索馬利亞人的生活本來就夠艱難了,這下子更是掉入水深火熱之中。

回顧歷史,這個國家似乎沒有過什麼好日子,獨立前被列強欺負;獨立後面對持續不斷的內戰。如今理論上是一個國家,但早已分裂成索馬利亞、索馬利亞蘭和邦特蘭3個國家。

1/4世紀過去,索馬利亞依然戰亂頻仍,政府仍無力掌控全國局勢,惡性循環依舊持續著……

生存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其實索馬利亞處於一個很好的位置,一邊是進入紅海的亞丁灣;另一邊是浩瀚的印度洋,是波斯灣產油國輸出石油、天然氣的重要航道。自古以來,許多商船在這片海域川流不息,面對熙熙攘攘的船流,索馬利亞人卻駕著小船做起了海盜,使亞丁灣成為海盜最猖獗的海域,到底怎麼回事?

改編自2009年索馬利亞海盜挾持美國貨輪的真實事件電影《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影片中的海盜頭目穆斯與船長菲利浦有幾幕經典
對話,赤裸裸地揭露了:在索馬利亞,生存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索馬利亞長期處於動亂中,那些擁有遠洋捕撈能力的歐美漁船,卻趁機到索馬利亞海域捕撈打漁,他們常常滿載而歸,賺得盆滿缽盈,反而索馬利亞漁民在自家海域打漁,卻屢遭驅趕。

世界列強不只長年掠奪索馬利亞的海上資源,部分歐美國家還在此海域傾倒核廢料。在當地居民眼裡,這些人才是「海盜」!一位索馬利亞海盜告訴英國衛報記者說:「我不是海盜,我是海岸警衛隊。」

一開始索馬利亞漁民自發組織起來,只是要懲罰這些外國漁船,保護自己的利益,卻發現這些外國人竟然願意付錢來保證漁船和船上人員的安全,於是他們找到了比捕魚更快累積財富的財路。從此,大批沿海居民、漁民、軍人改行當海盜,靠搶劫、勒索獲得巨額利益!後來更發展成有軍方勢力在背後暗助,有組織地劫持外國漁船以換取贖金。不少海盜會把分贓回饋給窮苦的村民,在村民心目中,他們是英雄。在如此混亂的情境下,真理與是非黑白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索馬利亞需要什麼?

受戰火摧殘半世紀,索馬利亞的軍警力量早已消耗殆盡。過去許多年的治安都靠「非洲聯盟」維和部隊來維持,但非盟部隊的紀錄不算好,常傳出貪污及性侵等劣行。

在索馬利亞,不論是青年黨、部族或政府、西方人或非洲人,只要能扮演靠山角色,提供平民百姓保障,自然就會吸引到索馬利亞人支持。但這些人的幫助大多存有不為人知的黑暗面,他們都不是真正的幫助,因此不只沒有為索馬利亞帶來和平,反而是亂上加亂。

索馬利亞需要什麼才能擺脫看來似乎一成不變的命運呢?也許聖經中的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有答案。這兩位以色列領袖亡國後,在異族的統治和剝削底下忍辱偷生,後來一位敬畏神的波斯王給了他們機會,得以回到以色列重建他們的國家。以斯拉和尼希米很清楚,他們需要比「國家、民族主義」更大、更重要的信念,才能真正重建國家,

那就是要重建子民的生命,使他們願意全然降服在公義和憐憫的神之下,按神的律法來治理國家。這正是索馬利亞所需要的,卻是一個幾乎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伊斯蘭教在索馬利亞的歷史超過1,000年,至今差不多全部索馬利亞人是遜尼派穆斯林,而且是態度強硬、以虔誠自傲的穆斯林群體。獨立後的索馬利亞日趨伊斯蘭化,70年代便開始充公教會、趕走差會和宣教士,把福音的門關上。今天大部分索馬利亞人敵視基督教,加上群體互相監視,信徒的見證幾乎無效,還會換來蔑視和逼迫。索馬利亞是世界上作基督徒極危險的國家,在2019年《全球守望名單》上排列第3位。

 

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哈桑( 化名) 是一名索馬利亞基督徒,他是因為父親的見證而信主的。哈桑的父親是一個文盲,有一天他在異象中看見大能的主耶穌向他顯現,從此無論別人如何嘲笑、疏遠和攻擊他,他都不放棄信仰,緊緊抓住耶穌。父親的信心深深影響哈桑,他也希望相信這樣的一個真神。

當哈桑成為爾撒(耶穌)跟隨者之後,面對和父親同樣的逼迫,遭遇家族和社區的拒絕,讓他很痛苦。但他也和父親一樣,堅持跟隨基督。

當哈桑完成學業後,因為他是基督徒而找不到工作,只好幹些粗活勉強維持生計。這對父子的生活很不容易,但他們互相扶持,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為基督活出美好見證。(資料來自:敞開的門 2019年3月)

 

再艱難的環境,再剛硬的心,再沒有出路的困境,神都可以行奇妙的事引領人歸向祂。
作為代禱者,讓我們堅守崗位,忠心並持久地為這些主所愛的人禱告。

 

——

文章出處:《宣教日引》2020第一季3月專文

編按:2020年3月,《宣教日引》將帶領大家開始為索馬利亞代禱,歡迎訂閱奉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