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小學堂】南蘇丹戰火頻生,我們仍要去,用他們的語言翻譯聖經📖
◉作者/李玉珠
◉文章出處/香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譯經使者》(2019春季)「戰火中的譯者」
◉圖片來源:https://www.imb.org/?p=119877
提起非洲或南蘇丹,往往使人聯想到這不過是個貧窮落後和戰火頻生的地方,並不值得前往,但我因為一個故事,很想親自接觸這片土地,便毅然獨自前往這個地方。
與非洲相遇
大約在五年前,我在一個聚會裏聽到一位準宣教士分享她的見證,她講述自己為何前往非洲這個地方。她說自己曾在非洲短宣的日子裏,服事一群街童,期間遇見一個小孩被搶去身上的物品,沒有衣服穿。當她看見這情況時,便詢問工場督導:「我可以為這些小孩做甚麼呢?」督導回應:「你沒有甚麼可以做!你只可以給他吃一頓飯,因為只有吃進肚子裏的食物不會被他人搶走。」這個故事深刻存留在我腦海中。究竟非洲是個怎樣的地方?我真的很希望親身了解。神也從沒有忘記我曾經有的感動,讓我有機會親自到達非洲,並了解聖經翻譯的工作。
我本身對聖經翻譯一無所知,但有幸在神學院的課堂上遇到香港威克理夫的總幹事羅兆泉牧師和副總幹士劉雪女士授課。我從他們的課堂中了解聖經翻譯的工作、識字教育及宣教士面對文化差異的感受。課後令我最深刻的是透過聖經翻譯,不同族群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明白神的話語,而世界上仍有二千多個民族沒有用自己的語言寫成的聖經。生活在香港的我們很幸福,因為我們有多個聖經譯本。羅牧師在最後一堂課把他的卡片給我,對我說:「如果你需要實習,你可以致電給我。」當時我來不及反應,但後來逐漸明白神奇妙地帶領我前往非洲。
翻譯背後的意義
我當時並不知道非洲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其中一個最早期進行翻譯的地方。相隔多個月後,我才從香港威克理夫的網頁中得知。於是我致電羅牧師,跟他說我希望更認識非洲和聖經翻譯。感謝香港威克理夫同工的安排,讓我可以前往南蘇丹了解當地的聖經翻譯工作。我對翻譯感興趣的原因是文字是文化與價值觀的載體。我曾經從非洲之父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的自傳中,看到某地方的土著對聖經的理解:「耶穌的寶血將我們的心,洗得像由水中爬出來的水牛皮膚,在陽光底下那麼的潔白。」因為那些土著從沒有看過雪,他們不知道雪是怎樣的,所以李文斯頓從土著的文化中選取一些意義相近的文字代替了雪,把經文的意思翻譯出來,使他們明白聖經字句背後的含意。
不一樣的翻譯之旅
2018年暑假期間,我有幸到訪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位於南蘇丹的工場,了解當地的聖經翻譯工作和體驗當地生活。雖然南蘇丹是戰火頻生的貧窮地方,在脆弱國家指數排名全球第一,但我在當地生活仍感受到神豐富的預備,不論是食物還是居住的地方都不缺乏。我在南蘇丹生活了三個星期,體驗不一樣的宣教旅程,經歷許多的第一次,例如因要限時使用電力,我要在黑暗中烹調早餐;有時看到浴室有蜘蛛,要克服恐懼,才可以洗澡,並與四腳蛇在同一屋簷下。而令我感到最深刻的是當地人每逢雨季都要收集雨水,過濾後便飲用。感謝宣教士為我預備足夠的雨水,讓我可以有水用。此外,每當外出時,第一件事情是學習將金錢藏在身上,避免被人盜取。
此外,我也有機會了解摩利族(Murle)的文化和參與他們的聖經翻譯工作。我透過與當地人討論申命記23章的譯本,了解他們的思想和世界觀。令我最深刻的其中一個例子是當我們談到以色列人有關借和還的條例時,我認識到他們沒有借和還的概念,他們向來只會透過搶奪來獲取東西。如要佔有土地,就在地上種一些植物,那塊地便屬於種植者。譯經員要進入不同的語境,包括聖經原文、英文、譯經員的母語及當地的語言,找出最適切當地人的翻譯。
我相信用當地語言寫的聖經可以改變當地的民族,深信神的話語能藉此進入他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