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流行,可以不跟! 但,你一定要跟上這個!!!

流行,可以不跟! 流感,也可以不跟! 但,你一定要跟上這個!!!

15個星期,能做什麼?

如果,給你15個星期的時間,你會拿來做什麼呢? 如果把時間拉成一個比例尺 15個星期,又佔多少比例呢?

【宣教心視野|我不懂宣教也能上課?!】

這是我第一次付費參與和信仰有關的裝備課程,我真的對於宣教十分的不了解,一開始上課的時候非常的緊張,因我們班的同學們大部分是神學生、宣教士、傳道人,但對我而言是非常新鮮的課程經驗。

【宣教心視野|回宣教地之前,我一定要上到課!】

感謝主,能夠順利參加這個課程,想分享一個報名課程時的見證。其實從宣教地回來台灣後,一直都久仰「宣教心視野」課程的大名,覺得有機會一定要來接受這個裝備。但是......

【宣教心視野|天國的指南針🧭】

感謝主,讓我在大四這個日子相對清閒的學期,經由學校團契學長姐的推薦,有幸接受將近一學期關於宣教的扎實課程裝備。有別於宣教營隊或特會注重在參與和體驗,這堂課可以說是近千年來宣教團隊們的經驗所積累而成寶貴的建議和指南

【宣教小學堂】劍橋七傑:放下前頭福樂與名利,投身宣教的劍橋學子

1882年美國佈道家慕迪(D. L. Moody)造訪英國劍橋大學,之後便有許多學生向英國宣教差會申請海外宣教,而且申請的人數不斷增加。

【宣教小學堂】北美大陸海外宣教事工起點🌍

在北美大陸,教會對海外宣教事工的關注也直接源自學生的影響。撒母耳・穆爾斯,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個公理會牧師敬虔愛主的家庭。當時他的母親有一個很不尋常的心志,就是「要把孩子分別為聖,獻給神成為一個宣教士。」當時的教會還沒有宣教意識,也還沒有任何海外宣教的管道(尚未有差會)。

緩慢前行,邁入成長🌱

2019年四月,我完成了兩年在泰國的實習宣教,便隨計畫返回家鄉。感謝神,讓我在這實習宣教中經歷了宣教士進程的階段:被神呼召,加入差會,準備前往工場,踏入工場,準備重歸以及重新投入家鄉。我告別了工場的人事物,繼而回到馬來西亞,一個土生土長的地方,再以儲備宣教士的角色在神學院學習,為未來宣教事奉做準備。

🇵🇰綠色國度裡的她們🧕🏽

一般人對於巴基斯坦的刻板印象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國家。 她與恐怖組織、貧窮落後、宗教衝突、女權低落(女性很可憐,因為沒有自主權,只是男人的附屬品)等名詞劃上等號,總之就是一個沒有人想去的國家,一個一般人出國旅遊也不會選擇的地方。 我們自然也不能免俗,用著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去看這個國家。

【宣教心視野|從課程的一開始,就很驚豔我!】

以前因為對宣教感興趣,也因為神的恩典,在教會聽過許多關於宣教的講座以及專題,感覺上(與上了課對比之後),對宣教的概念是東拼西湊的建立起來的,可能是因為這樣,從課程的一開始,就很驚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