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小學堂】印度崛起的黑暗榮耀(上集)

【前言】

莫迪自2014年上台以來,以「反腐」、「發展經濟」和「獨尊印度教」為主要施政方向,成功贏得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國民支持。
莫迪一方面為貧困的印度人民提供社會福利政策,另一方面致力於塑造印度良好的國際形象,並積極推動國家現代化,採取親商路線。
同時,他刻意將印度教、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緊密連結,激發印度教徒的情緒。
2024年,莫迪成功連任,展開他的第三任期。

莫迪公開宣稱受印度羅摩神膏立——代表印度所有人民。
如今,質疑莫迪,等同於質疑印度教,甚至被視為褻瀆行為。
利用宗教情感和身分認同來獲取支持,雖會帶來短期效果,卻可能產生長遠的隱憂。
在多元複雜的印度社會,必將加深族群對立,埋下衝突的引信。

印度崛起的光鮮外表下,潛藏著鮮為人知的陰暗面,鼓起勇氣一一揭開吧!

 

【印度教vs.基督教: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曼尼普爾邦是印度少數民族庫基人的聚居地,庫基人主要信仰基督教。
2024年印度大選期間,該地區暴力事件激增。
據當地牧師統計,約有一百多人遭暴力分子殺害,約6.5萬人被迫逃離家園。

 

【印度教vs.伊斯蘭教:以牛之名,施行懲戒】

牛在印度教中的地位神聖,牛就像他們的母親。
2014年莫迪上台後,反穆斯林情緒不斷升溫。
印度民間護牛隊在各地崛起,經常對穆斯林處以私刑。根據2019年人權觀察的一份報告,至少有44人遭印度民間護牛隊殺害。

註:穆斯林在印度是少數會吃牛肉的群體。

 

【印度教vs.錫克教:記憶傷痛的延續】

2023年,印度情報機構遠赴加拿大,成功暗殺反對派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
2024年,錫克教分離主義者辛格(Amritpal Singh Sandhu)被選為旁遮普邦的國會議員,在當地推動禁毒運動,獲得民眾好感,卻也引起印度政府的強烈擔憂。
印度政府與錫克教徒的緊張關係源於20世紀末的分離主義運動。一些錫克教徒在旁遮普邦要求建立獨立國家,導致政府對其採取軍事行動,加深了雙方不信任,成為錫克教徒記憶中的傷痛。

 

【禱告】

禱告印度執政領袖有機會領受救恩,以智慧治理國家,積極營造和平、仁愛與包容的社會。
願神興起溫和派的政治領袖進入印度政府任職,制定公平的法律政策,保護基督徒、錫克教徒和穆斯林等少數族群。
求神保護基督徒、錫克教徒和穆斯林免於一切災禍,讓他們經歷你的奇妙同在。

 

 

參考資料:
Surinder Kaurl, “Manipur Christians: The Violence Has Shattered Us”, June 1, 2023, Christianity Today
Rhea Mogul, “Modi’s ‘divine India’ vision threatens to marginalize millions”, February 4, 2024, CNN
Lindsay Maizland, “India’s Muslims: An Increasingly Marginalized Population”, March 18, 2024,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Simran Jeet Singh And Gunisha Kaur“Why India Is Targeting Sikhs At Home and Around the World”, December 5, 2023, Time
張博丞,《錫克教分離主義「哈利斯坦運動」呼籲脫離印度建國,誓言帶給旁遮普邦「自由」》,2023/04/17,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