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關顧】何以為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頻繁搬遷產生無根狀態、歸屬感缺乏和不安定感,家的概念與意義對TCK來說是複雜的。難用現居地,或是以擁有護照的國家簡單表達。

本篇我們透過Beginning、In-Betweens、Encounter、Returns四個階段,分享TCK摸索家的概念與意義的心路歷程。


【Beginning:初次形塑家的藍圖】

大多數的TCK,人生第一次搬遷是在他們9歲以前(相當於小學四年級)。所以跨文化社群經驗或國際學校的生活形塑了TCK對家的想像,只是要到他們長大之後,原來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跟自己一樣。

觀察模仿對TCK來說,是幼時為要適應異文化環境而發展的生存技巧
– 在異地不用母語,而以第二語言交談,能夠結交更多的朋友
– 身處環境預演將來他們認為家的樣子

關顧重點:幫助TCK了解,與生長在單一文化的孩子相比,這個階段是屬於他們形塑家概念的重要分水嶺。

 

【In-Betweens:頻繁搬遷的日子】

這個時期的特徵是頻繁搬遷,而孩子們也長得更大。對於「我是誰?我屬於哪裡?」這類的問題,會有種卡住答不出來的困擾。提到「家」,他們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

– 開始認為頻繁搬遷一點都不好玩,因為到哪都沒有生根的情感歸屬
– 長期活在「要隨時預備搬家」的強烈不安,使他們不自覺想要保持「旅行中」的狀態
– 孩子可能因為轉換學校,父母婚姻離異或長期分隔兩地服事的壓力中,產生逃避現實的想法,把搬遷視為解決問題的辦法

關顧重點:與TCK一起規劃收集,求學和職涯的資訊,按照個人情況作出可執行的長期人生規劃。避免他們單純因為不安而選擇毫無目的的搬遷。

 

【Encounter:首次在落腳和搬遷中選擇】

這個時期通常在TCK們18歲之後,首次能自主決定要去哪,而非被迫搬遷!他們也開始接受自己特殊的成長歷程,因為住過許多地方,家在哪裡往往是由「人際關係」來定義。

– 思鄉之情引發的感受使他們追朔思考,家對自己的意義
– 不論選擇落腳或搬遷,在人群前,他們傾向簡單帶過自己的過去,除非遇到真的對他們經歷感興趣的人才會多說一些
– 對某些TCK來說,這段時期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萌生「也許這裡會是我一直待下去的家」的念頭

關顧重點:不論選擇落腳或是繼續搬遷,陪伴TCK區別「家在哪裡?」「有家的感覺?」之間的差異,找出能夠建立歸屬感的群體。

 

【Returns:重返老家之後】

這個階段不專屬於某個年紀!而是當TCK在漫長的探索與追尋後,最終決定安定下來之時。不過,有些TCK,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旅居的狀態,因為這能滿足他們內心的渴望。

– TCK可能因為語言優勢、結婚或其他原因,而搬回護照國,並落腳下來
– 他們期待著要在老家建造自己夢想以久的家
– 當生活步調逐漸安定下來,這提供TCK正視自身過往因為頻繁搬遷而忽視的未解疑題,進而展開一趟生命修復的旅程

關顧重點:精神科醫生提出報告,TCK在回國後的第一年,有極大的風險因為旁人對他們的不理解而感到失落,甚至有自殺的可能。是關鍵的關顧期!

「家」是個人歷史的一部分,我們的理解決定了我們的生命歷程。
而TCK因為複雜而多變的成長背景,需要更長的時間找答案。
究竟何以為家?
讓我們透過禱告和行動,陪伴身旁的TCK,從上帝愛的視角找出自己的答案。

 


參考資料:
1.書本《第三文化小孩-在世界之間成長的經歷》第10章
2.研究《The Journey of Third Culture Kids in the Search of Home》https://interioreducators.co.uk/uploads/submitted-files/167.W_.CS_.2021.b__1.pdf
3.Pollock, D.C., and Rek- en, R. E. V. (1999). Third Culture Kids: Growing Up Among Worlds, p. 230. Boston, Ma: Nicolas Brea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