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世界觀】聖經中的榮耀與羞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罪咎福音論述(例如:四律),你也能試著從榮辱論述中找到福音論述。因為聖經提到的榮辱概念其實很多!
榮辱世界觀裡的福音訊息是:神有能力和意願將人從蒙羞的身分改變為榮耀的身分。試著由榮辱世界觀的文化處境,重新體會聖經吧!More:你知道嗎?
聖經有190處提到榮耀,超過100處提到羞辱。
提及不同形式的罪咎卻只有40次,在新約也只有7次。
【從羞辱到榮耀1:神提升人的地位】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2:8
他從灰麈裏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得着榮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屬於耶和華;他將世界立在其上。
論述導讀:
哈拿在毗尼拿惡意激怒和不能生育的雙重羞辱中經歷到神的幫助。在撒母耳出生後,這首哈拿之歌深刻描繪她對神的感謝,還有身分和心境的提升。
【從羞辱到榮耀2:被驅逐到神造訪】
被驅逐(神人關係破裂):
當亞當和夏娃犯罪後,因為羞辱感,他們開始「躲避神的面」。
被驅逐伊甸園的羞辱感,延續到後來整個人類歷史,人與神分離,不斷躲避神的面。
神造訪(神人關係恢復):
神藉由中保耶穌完成神人關係和好的工作,藉由耶穌,人從被驅逐再次得以與神面對面。
註:在以榮辱為本的世界觀,一個人若被家族驅逐,被視為最嚴重的恥辱,將無處可容。
【從羞辱到榮耀3:神潔淨人的污穢】
就近阿拉以前,人必須先除去身上的污穢:
– 穆斯林進入清真寺禱告以前,需要先脫掉鞋子並且清潔身體。脫鞋和沐浴代表洗淨自身羞辱,之後再親近神。
– 穆斯林拿起《可蘭經》之前,必須先洗手。生活在邪惡的世界中,使人的手被玷污,無法恭讀也無法聆聽神的話。
– 與妻子同房後,穆斯林男子要洗澡維持潔淨。如果沒洗,走過的地就會被玷污。只有洗澡後才能再次親近神。
神的恩典是永恆珍寶—祂始終願意除去人的污穢:
– 舊約中的痲瘋病人因病而蒙羞,神提供的潔淨方式是藉由祭司的祈求,而不是痲瘋病人。(利未記13、14章)
– 耶穌靠近換了血漏12年的女子,並親自醫治她。這位被視為不潔的女人,她長期以來的羞辱因耶穌的靠近而除去。(馬可福音第5章)
– 耶穌被釘十字架所成就的工作,一次且永遠洗淨人們的良心,也除去人們的死行。(希伯來書第9章)
【聖經閱讀參考】
希伯來書9:13-14、路加福音5:12-13、馬太福音15:21-18、馬可福音15:25-35、以賽亞書40:29-31、以賽亞書57:15、哥林多前書12:9、撒母耳記上2:8
註:更多經文等你發現!
【想一想】
從榮辱世界觀的視角重新閱讀經文,你有什麼新的想法或收穫?
參考資料:
書本《打開閉鎖的福音之門》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