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青宣第五天,我們齊聚一堂認識、交流
青宣第五天,將近200位宣教機構/學院、神學院、福音機構的同工及宣教士,聚集在一起敬拜、彼此認識、交流。
這位作者還沒有寫個人簡歷。我們為 service 對 695 篇日志做的貢獻感到驕傲。
青宣第五天,將近200位宣教機構/學院、神學院、福音機構的同工及宣教士,聚集在一起敬拜、彼此認識、交流。
東非的沿岸城鎮是一個擁有大片藍海和澄澈天空的廣大區域,阿拉伯人、波斯人在這些地區建立過伊斯蘭王國;歐洲殖民者先後粉墨登場,許多地方成為奴隸貿易中心。這些外來者留下的印記今天依然可見,清晰地寫滿了非洲黑人的血淚史。
若基督徒都能用「上帝的眼光」來看我們週遭的穆斯林群體,台灣就再也不是只會喊「家門口的福音」口號之地,而是最滿足上帝心意的「福爾摩沙」。
宣教士有愛靈魂的心,但究竟要如何在個別不同的情況中取得平衡,的確不容易,更沒有一套方法適合所有人。當別人問我時間管理的方法時,我總是給他一個簡單的公式:規律+紀律=效率。
當屬靈的嚴冬逼近時,我們如何面對這逆境呢?海春深(George Harris)在西北穆民中服侍了三十二年,1951年雖然被迫離開中國,但62歲的他轉到泰國南部重新學馬來語,繼續服侍穆民。
這一天,是今年六月份的差傳聯禱會,許多差會與教會牧者來到當中。威克理夫的同工說:「我們辦公室,第一次擠滿這麼多人‼」
宣教士孩子的事,在宣教工作中就是一件大事。如果得到適當的指引和關顧,孩子在成長之時,父母就可以有效和喜樂的事奉,而孩子也能夠在家庭裡履行上帝託付的使命,成爲一個重要的成員。
由台灣愛穆小組主辦的台北、高雄、台中三場「愛穆文化節」,順利結束,不少弟兄姊妹在當中更認識世界各地穆斯林議題。
2019宣教心視野春季班,一共五班的學員,上週順利結業了!
加拿大籍的魏克琳(Grace Irene Wakelin, 1909-1985)宣教士,忍受艱困的環境,獨自一人在蘭嶼住了25年,學會達悟族語,並翻譯了部分雅美聖經和聖詩。有一本傳記,書名叫《蘭嶼之燈》(A Lamp for Orchid)。
Email:service@umot.org.tw
Tel:(02) 2321-2915
Fax:(02) 2321-2917
地址:100013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1號3樓
(交通指引:觀看影片)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