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小學堂】要宣教不要副作用『宣教10大NG行為』


宣教_不一定都是好事???

疫情之後,隨著各地國門重啟,弟兄姊妹們帶著滿滿的熱忱,將踏上訪宣、短宣,甚至是長宣的路程。
出發前,除了對當地的認識、必要的裝備,還需要了解的「宣教NG行為」,讓你為宣教事工的擺上是加分而非扣分~
本系列內容是集結眾多資深宣教士們的心聲~真的要認真看喔!!!
不分長短宣都要留意喔!


宣教NG行為_1

以自身經驗直接複製到工場,沒有投資足夠時間審慎理解當地的語言、文化、世界觀、沒有耐心學習語言,依靠「翻譯」進行事奉…等。自以為合理的行為、穿著或是言談變得不合宜,使對方感到被冒犯、被矮化等⋯⋯,不但沒有搭起福音的橋樑,反而與當地人之間築起一道高牆,甚至波及當地原有的服事的「工人」,以及他們所打下的根基。😢


宣教NG行為_2

(在宣教工場)
:「今天我們去街頭佈道發聖經!」
:「我們來去街上唱詩歌,中英文詩歌都唱一下。」
:「蓋教會!我們要植堂!」
:「你今天帶多少人決志?」

短期目標為導向,急著看到數據成果。短期內可能會看到事工的績效,但長期來看,對當地世界觀的影響很有限,甚至可能引發不良後果。

業績王有時不不僅僅是去到當地的短宣隊或個人,連宣教士背後的母會代禱者,其實也會有這樣的現象喔!
我們都期待能看見宣教工場的人們能夠接受這福音,並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
所以我們期待看見宣教的果效,需要付上更多的禱告與陪伴!
因為使人得救的是神,不是我們!


宣教NG行為_3

隊員:「我們去每個家庭發送聖誕禮物和單張!」
宣教士:「先等等,我們是不是應該先跟他們認識一下、建立關係…」
隊員:「你看,你就是這樣,難怪傳福音這麼慢,教會才幾個人……」
宣教士:「………..」

當我們忽略或是拒絕與長期在當地的宣教士合作、學習跟請益,不考量當地長期經營的福音事工與教會建立,只看重自己的目標,反而對當地的宣教事工帶來負面影響。


宣教NG行為_4

A某:「你們應該那樣做!」
宣教士:「但是以我對他們的了解,我覺得應該…..」
A某:「喔!好吧!那我們就不繼續支持這個事工了!」
宣教士:「這……」

短(訪)宣隊或宣教士,若不了解當地深耕的事工或福音現況,憑著經濟優勢,掌握事工的主導權,反而影響當地事工發展。


宣教NG行為_5

不先去嘗試理解當地語言和文化,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傳福音。例如:發傳單、在街上積極地跟當地人搭訕、拿吉他大聲唱英文/韓文/中文的詩歌(當地人聽不懂)、為人按手禱告…等。

在一些高敏感度的工場,這樣公開的福音行動,除了讓當地人覺得為難、身陷險境,更會影響到當地宣教士正在進行的事工,可能讓宣教士被驅逐出境,永遠不能再進去工場。


宣教NG行為_6

「拍一下」有那麼嚴重嗎?

大家都想拍下珍貴、特別的鏡頭。

用照片留下紀錄固然好,但是拍攝及發佈之前,請記得:
v是否徵得當地同工或服事對象的同意?!
v事工地點是否需要保密?!
v發送前,是否經過謹慎思考,並將照片加以處理,以保護當地宣教事工及相關人、事、物。

保護宣教工場,人人有責!
尊重每一個人,是敬畏神!


宣教NG行為_7

宣教士:「當地人房子很簡陋…」
眾人:「好,我們去幫他們蓋房子!」
宣教士:「那裡的環境很髒亂…」
眾人:「好,我們去幫忙整理!」

宣教士:「對,你們要去!
但我要你們去學習!
學習他們在苦難中的韌性、
學習他們在窮乏中的樂觀、
學習耶穌聆聽他們的聲音。

透過真實的記錄,讓弟兄姊妹們更了解宣教工場是好的!
但當我們用自己的標準,聚焦在當地的貧窮、落後、匱乏成為賣點,而非關注於他們的生命狀況、靈魂得救,不只模糊了宣教的焦點,也可能失去關注他們美好生命的見證和文化的美善!


宣教NG行為_8

#你的瞭解不是我的明白
#你講得很清楚我聽得很模糊

千萬不要隨意以自身立場,去批判該國家政治、教育、宗教…等,既不是好的見證、可能惹禍上身,更失去與當地人建立良好關係和瞭解他的明白的機會。

在跨文化地區生活難免有文化衝擊,可能有自己看不慣或難以理解之處,學習包容聆聽、試著從當地人的角度來思考,活出美好見證!


宣教NG行為_9

主持人:「跟各位介紹今天的特別來賓~
第一位是CIA的”秘密特工”,從來沒露臉過喔!今天第一次看到!
第二位是KGB的”一級殺手”,從來沒有看過他歐!
大家千萬不能傳出去喔!」
來賓:「(三條線)………..」

在某些地區,任意或無意揭露自己與同工的宣教士身份、宣教機構或相關事工資訊,忽略當地長期同工的提醒、建議,容易讓自己和團隊陷於危險當中!

時時儆醒,保護自己、保護別人!


宣教NG行為_10

隊員:「我剛剛發了一篇文請大家為你禱告,還有我們的合照喔!你看,好多人留言為你禱告喔!」
同工:「…….可是我不能露臉…」

你小心他安心❤️
使用FB、IG、推特、LINE是現代人的生活日常,除了在一些敏感地區的資訊需要格外小心,透過社群媒體發送訊息、紀錄、評論甚至是聊天,都要謹慎!
訊息一但發出,不只難以收回,還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波瀾。
與其花心思在網路世界,不如把心思放在當下的服事(對象)。

#凡走過必留痕跡
#PO文分享一定有風險
#結果有好有壞
#公開前應審視發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