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面試他時,他說:「我特別希望服務第三文化的孩子」♡

作者/西奧
本文取自內地會《萬族萬民》2019年第96期 「型男的航站人生」一文

「你有沒有想過五年後,你會在這份職業上達到什麼成就?」聽到此問題時我停頓了一下,不是因為我沒想過,其實我非常清楚我想從事什麼工作。為了這次面試,昨天我逛遍各商場,到快打烊時才決心買下那雙比我所有衣物的總價還昂貴的皮鞋。我的掙扎是因為,倘若面試失敗,這錢豈不白花了?我從小就有飛行夢,有什麼職業比當空服員更好呢?經過多次的反覆不確定,得到神的確認,我終於確定我想當空服員。

感謝神的恩典,我被錄取了!當別人獲知時都很驚訝:「空服員?真沒想到啊!」我並不意外他們的反應,因為我從來都不拘小節,不重衣著,從不抹髪乳,卻會接受一份需要穿制服、襯衣、領帶、馬甲背心、西褲、皮鞋的工作,落差實在太大,難怪人家會問:「為什麼?」

第一次被問時,我也有點錯愕,而事實上此問題也讓我反思。我知道我愛飛行,機場為我帶來歸屬感,我也知道每次飛行前一晚都會失眠,但第二天破曉便帶着莫名興奮的心情起床。

按理說機場通常都讓別人聯想到負面的情景,充滿離愁別緒;擔心誤點的旅客面容焦急地橫衝直撞;過安檢時私人物件暴露於眾目之下的折騰,加上嘈雜的外語,因航班延誤甚至取消而憤怒的旅客、嬰兒的啼哭聲、人群的喋喋不休、行李箱的滾動聲,構成一幅亂七八糟的場景。機場絕對稱不上是舒適的環境,但為何它卻令我及來自宣教士家庭的朋友們感覺如此溫馨?

機場的混亂反使我感到溫馨的原因,我有若干理論:首先,對宣教家庭的小孩(以下簡稱「宣子」)而言,這個轉換交接之地,充滿各種情感的交匯,迎送的眼淚與相擁,以機場為背景的這一切都那麼熟悉,在我們的情緒經歷上留下層層疊疊的印記,慢慢地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份,最後彷彿成了我們的家。其次,因機場並不屬於任何人,它只是旅程的起點,轉機的地方,或抵埗的終點,沒有人在此久留。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知道現在居住的國家並非永久居住的地方,很有可能會遷離,並非家之所在。再者,機場的魅力是因它代表新的開始,新的篇章,新的一頁,它凸顯了不斷蛻變所產生的興奮和開創新機會。

十四歲那年,我們一家開始遷居的生活,在機場的一幕我記得特別清楚,送行的朋友圍著我們留下合影,我把握最後機會與當時心儀的女孩通電話;記得有朋友提醒我褲子的拉鍊滑落,還在面前遮擋讓我拉上。接下來便記憶模糊了,只記得不停說再見,進禁區,過移民櫃檯,檢查證件及安檢。仍記得登機前全家圍成一圈,只有我一個在哭!直到長大了我才接受當時流淚是很自然的——只有真漢子才會流淚。

我敢說無人曾體驗與我完全相同的經歷,但對宣子來說,這是再普通不過的, 我們當中有些人成了說再見的「專家」。我相信這種共同的經歷使我們之間具有強烈的相惜感,我注意到宣子往往一見如故,很容易熟絡起來。我就是希望能培養這樣的彼此結連。

回頭看求職面試中我如何回答有關五年後的職業抱負。航空公司期望的回答可能是晉升啦,提供乘客超棒的服務啦,天曉得還有什麼。但我竟說:「組織青年活動營,特別希望服務第三文化的孩子。」我的願望是招聚宣子互相分享生命,一起歡笑和哭泣,相互學習及成長,因為這些都是我生命裡很重要的內容。

每逢宣教士的年度會議,便是我們這些宣子們重逢的機會。即使相隔一年,我們每次見面都毫無隔閡地馬上互通近況及逗耍。我想讓其他宣子都有此經歷,我想與他們分享我的領會;我想告訴他們前方的路,前人也走過,也有他人還在路上默默前行;我希望他們知道即使目前狀況不太理想,但前路還是美好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讓他們知道,無論如何神是愛他們的,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