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小學堂】造訪喜馬拉雅山中的聖經翻譯員

本月,在《宣教日引》開始為喜馬拉雅山脈下的尼泊爾和不丹禱告前,我們藉由這篇文章走進雪山天堂,認識正替「未得之民」翻譯聖經的譯經員。他們無論在遠離家鄉或面對族人和社群壓力中,都面對很大的挑戰;在翻譯過程中,他們很需要從神而來的智慧和屬靈洞察力。我們要忠心為他們禱告。

 

在古梵文中,喜馬拉雅的意思是「雪的住所」,

這個區域的神話、宗教、文學、

政治及經濟深受這山脈的影響。

在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下,

有恬靜的祕境、有古老的寺廟,還有雖然貧窮,

但幸福指數很高的兩個國家:尼泊爾和不丹。

人們稱這兩個國家為「山中天堂」,

然而他們大部分人卻不認識天堂真正的主人,

也沒有讀過一句天堂主人寫給他們的話,

我們稱他們為「聖經未得之民」(Bibleless Peoples),

就是至今仍無母語聖經翻譯的族群。

今天中文聖經已翻譯成很多版本,

但他們卻連一章母語聖經都還沒有!

 

有一天早上,我隨一位譯經顧問走進一間有點昏暗的小房間,只見幾個人已準備好要開始一天的聖經翻譯工作。這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翻譯團隊,當中有母語譯經員、有測試員、有讀稿員和譯經顧問。我安靜坐在一旁不打擾他們,默默觀察他們如何翻譯聖經。他們圍坐在一張大桌子前,專注地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有人翻譯、有人檢查譯文、有人確保目標語言受眾可以無障礙地在他的文化中理解經文、有譯經顧問協助審核譯文,確認聖經原意。

那天我離開之前,其中一個譯經員告訴我:「母語聖經能讓一個族群以最熟悉的方式認識神的話。如果沒有母語聖經,信仰很難傳入一個族群;就算傳入了也很難傳承到下一代。」因此,母語聖經翻譯和宣教事工息息相關,當不同族群開始用母語讀聖經時,才能打破隔閡,把基督教看為是自己的宗教,而不是別人的宗教。

聖經翻譯事工還有更深一層意義,當譯經員願意花許多時間學習一個族群的語言和文化時,就是以實際行動表達對該族群的愛和尊重,這是一種效法耶穌道成肉身的服事。

當你閱讀本月的代禱內容時,將會更多了解在喜馬拉雅山脈下,一個譯經員在翻譯母語聖經的過程中,智慧、身體、情感及屬靈等層面上所面對的挑戰。

好的聖經翻譯除了要忠於原文,也要做到在另一個語言裡準確傳達原文的意思。因此翻譯團隊中通常會有當地人參與,他們熟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能夠幫助譯經員學習語言和翻譯聖經。但他們很可能不是基督徒,對屬靈世界的認知不同,往往會產生很多問題。至於已是基督徒的譯經員則可能因為參與聖經翻譯,而面對族人排斥和社群壓力。

 

挑戰1 家庭與文化

不丹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彈丸小國,一直都是全民信仰的宗教國家,藏傳佛教對他們影響至深;尼泊爾也是充滿濃郁宗教色彩的國家,印度教深刻影響整個社會結構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兩個國家是典型的南亞文化,無論是佛教徒或印度教徒,宗教活動都占了家庭的中心地位。他們會在家中進行宗教活動,比如每天在祭壇前獻祭品、燒香和誦經。家中的長輩有責任把宗教信仰傳承給下一代。打從一個母親懷孕開始,就有許多關於這孩子的各種儀式隨之而來。新生兒從出生到命名,再到成長過程中的許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吃固體食物、第一次上學、第一次刮鬍子或來月經等,這些儀式自然地將孩子納入家庭的信仰體系中;頻繁的宗教儀式也持續把每個家庭成員連繫在一起。

在如此家庭文化背景之下,那些因為信了主而不能參與家庭重要時刻的譯經員,會漸漸與不信主的家人關係疏遠,甚至被誤以為是拋棄了家庭。有時候,這種與家人和社群的疏離所造成的壓力,會使他們選擇回到家庭的傳統信仰中,或放棄參與譯經事工。

 

挑戰2 世界觀與宗教觀

一個譯經員怎樣看待世界會影響他的翻譯。比如南亞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有輪迴的觀念,他們很自然視所有生物有同樣價值,因此在翻譯時需清晰解釋人和動物的區別。有時,為了確保讀者充分理解聖經傳達的信息,翻譯一些章節時需提供額外背景信息。除此以外,南亞有敬拜多神的文化,在他們看來沒有一個神是全善或全惡的,任何神就算有超自然能力也無法達到完美,要讓他們完全明白聖經中完美的神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翻譯這些觀念時,要格外留意譯經員不會被自己的宗教觀限制。

另一方面,如果透澈了解文化和其他因素,可以幫助決定先翻譯哪本書。比如,南亞一個翻譯項目發現印度教群體可以體會律法的宗教要求,於是把舊約一卷關於律法的書和新約希伯來書放在一起翻譯,他們就能充分理解「耶穌的到來成全了律法」和「在基督裡的自由」。

 

挑戰3 不同的屬靈概念

在翻譯過程中,如何選用適當的屬靈概念關鍵詞或短語,常常是很困難的部分。不同宗教信仰有不同的屬靈詞彙,與及對這些詞彙的解釋。比如當用到「創造者」和「神」對應的本地詞彙時,它所包含的意思很可能不是聖經原文的意思。又比如在翻譯中很難向一個印度教徒或佛教徒表達清楚「罪疚」和「罪」的不同觀念。如果找不到適合的對應詞彙而造一個新詞,又會讓母語聖經讀起來像一本外國書。譯經員很需要神所賜的智慧才能應付。

 

挑戰4 社群的挑戰

單單讓聖經未得之民得到母語聖經是不足夠的,譯經團隊還要想辦法推動該族群使用聖經,用他們容易接收的形式傳遞神的話。早期翻譯事工多數由遠離家鄉和語言環境的譯經員負責,比較不會遇到前文所述的來自家庭社群和宗教文化的影響。但遠離人群的環境卻使譯經員很難檢驗家鄉的人對譯文的理解和回應。

今天,好些翻譯團隊在譯經過程中,同時跟族人分享翻譯成果,邀請他們測試譯文是否有詞語搭配錯誤或文化差異,如此一來即可以做適當調整,又可以向人介紹這本母語聖經。然而,如果家鄉社群不接納這些譯經員或彼此關係疏離,他們也會拒絕翻譯出來的聖經,更無法鼓勵他們使用了。因此,如何幫助譯經員被社群接納,可以和親友鄰舍維持好的關係,也是這事工需要關注的部分。

 

我認識的一個聖經譯經員

我是在無意中認識她的。那次我到一個工場探訪,留宿一個姐妹家中,她正好那段時間在當地協助一個翻譯團隊擔任譯經顧問,也住在那裡。她是我第一個近距離接觸的譯經員。她是一個傳統定義上的譯經員,當她決定參與這服事時,她是預備獻上自己的一生。在過去的年日中,她和另一位同工在一個偏遠的窮鄉僻壤中,生活了22年,為該族群完成了新舊聖經翻譯。

早在1953年,已有這族群官方語言的聖經,只是他們有許多方言,並不習慣使用官方語言。但是當翻譯團隊評估要為哪個族群翻譯時,這個已有聖經的族群卻不被優先考慮。1989年,她和同工認識這個族群時,其實這裡的教會已有五十多年歷史了。然而,因為沒有母語聖經,信徒的靈命一直沒有成長,許多信徒還依賴護身符和咒語來保護自己免受邪靈的侵害;教會領袖也陷入情欲和金錢的軟弱中。兩三代之後,信仰漸漸流失。有一天,她遇到一個該族的第一代基督徒。這位老太太的丈夫是一位沒有受過正式訓練的帶職傳道,已經去世許久,但老太太還清楚記得丈夫講過的一個聖經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只有一種的語言。有一天,人類造了一個很高很高的梯子要通往天堂。梯子造好後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爬上天堂,當他們在不斷爬的時候,上帝聽到了他們吵鬧的聲音,很生氣地砍斷了高梯,所有人都飛散到四方,就這樣成了各種不同的種族。那時美國人剛好站在最高的梯級,離上帝最近,所以得到的祝福最多;而我們剛好站在最低的梯級,所以我們是最窮、最被人看不起的族群,連聖經都沒有我們的語言。」

她聽了之後,馬上翻開聖經創世記11章唸給老姐妹聽。那天之後,她確定這個族群很需要自己的母語聖經,知道天父並沒有撇下他們;在天父眼中他們何等寶貴!

在她青春最盛開的那些年,毅然選擇要為這個看起來不那麼緊急、不受注目的族群翻譯母語聖經。她花很長時間居住在他們當中,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文化,當新舊約翻譯完成時,她從一個青年人變成了中年人。如今,這個有了聖經的族群,不只教會穩定成長,甚至成為神差派去其他族群傳福音的精兵了!我見到她時,她已60多歲,依然堅守在翻譯崗位,每天固定和翻譯團隊一起同工。我親眼目睹她還是保持著100%熱情。這樣的人我在宣教士傳記中讀過,而神讓我有幸親眼見到一個活的見證!

有一晚我們促膝談心時,我問她:「為什麼不結婚呢?」問完就後悔了。其實不說也知道,她長年在異鄉生活,肯定會耽誤自己的婚姻大事。豈知她一點也不在意地說:「也不是不要結婚,弟兄本來就比姐妹少呀!」原來,她並沒覺得被耽誤了呢。

她不只擺上了一生,還心甘情願、充滿喜樂地走這條路。那晚她面帶笑容地跟我說:「從我事奉第一天,一直到現在,神供應我一無所缺。」

 

——

文章出處:《宣教日引》2019第三季8月專文

編按:2019年8月,《宣教日引》將帶領大家開始為尼泊爾、不丹尚未歸主的群體代禱,歡迎訂閱奉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