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故事】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

100多年前,年輕的馬偕博士來台

——醫療傳道 全人醫治

 

100多年前,年輕的馬偕博士帶著一本聖經、一個醫療包,遠渡重洋自加拿大來到台灣,開始在淡水醫療宣教。他在租寓開設醫館,當時百姓飽受瘧疾之苦,馬偕用奎寧有效地治療,眾人紛紛上門求診。後人最津津樂道的是他常替百姓拔蛀牙,流傳著「一手聖經一手鉗」的有趣形容。馬偕逝世後,宋雅各宣教士將醫館遷至台北,擴建命名為馬偕紀念醫院。

「寧願燒盡,不願鏽(朽)壞」是馬偕博士的座右銘,而馬偕紀念醫院院徽即是由代表醫療的「紅十字」與「焚而不燬」的圖案所構成。焚而不燬的圖案源自舊約聖經故事,即上帝以野地的荊棘燃燒卻不焚燬的記號,讓摩西產生敬畏之心,接受上帝呼召,歷盡艱辛,完成帶領以色列百姓脫離埃及奴役的命運。

 

更多認識馬偕博士

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由滬尾(今淡水)登陸,隨即展開傳道醫療生涯。1879年3月馬偕博士購置醫院土地,並於次年運用美國一位同姓的馬偕船長遺孀,為紀念丈夫所捐款的美金三千元,建立了偕醫館,這是台灣北部第一間西式醫院。

1884年8月中法戰爭,法軍炮擊基隆港,死傷不少。在危險困境中,馬偕博士在偕醫館收容許多傷兵,這是台灣第一次展開類似紅十字會之救傷工作。偕醫館的醫療傳道工作維持約有二十年之久,直到1901年6月2日馬偕博士逝世,才暫時關閉。

1905年11月,宋雅各醫師(Dr. and Rev. J. Y. Ferguson)夫婦來到淡水,隔年重新恢復偕醫館的醫療傳道工作。偕醫館的名聲逐漸普及,各地湧來的病人都爭著要來接受治療。因應實際需要,宋醫師與吳威廉牧師積極規劃醫院的未來發展。

1911年秋天,宋醫師提議將醫療中心由淡水遷到台北,即中山北路總院的現址,並將醫館命名為「馬偕紀念醫院」,以紀念馬偕博士一生偉大的行跡與宣教事業。同年,烈以利姑娘(Miss Isabel Elliot)來台,隨即成立護理部,擔任護士長,並開辦「看護婦學」負責訓練護士。

1912年12月26日馬偕紀念醫院擴建落成,宋雅各醫師為首任院長。以耶穌基督愛人如己、關懷弱勢之精神,提供民眾身、心、靈全人醫治,達成醫療傳道之宗旨。

(資料來源: https://reurl.cc/Mdl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