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宣教心視野|「自己」才是回應大使命最大的問題😟】
在宣教日引的內頁和封底都曾看到介紹宣教心視野的課程。一看上課時間和地點,就放棄了。疫情使得教會主日崇拜和基督教機構的課程改為線上進行,看似關了實體的門,對我卻是開了一扇窗-不被交通和距離限制!但再看學費,我又放棄了。背負房貸、孩子求學和生活經濟需要的我,一次要拿出近五千元的學費,真的有難處。我心想,不知道可不可以分期付款。但我知道宣教機構財務不易,不好意思開口問。沒想到,神又把這扇窗開得更大了!
如何面對泛靈信仰背後的屬靈權勢?👻
幾年前,有位來台的資深外籍宣教士和我說起一段故事,他回想年輕時在美國受装備,教導宣教學的老師是一位早期前進到非洲馬拉威部落的宣教士,這位老師進到部落時並不順利,當地部落深受泛靈與巫術影響。當村長知道有位宣教士接近他們時,便帶著巫師前去表達他們的不歡迎,甚至對他說:我已經對你下了咒詛,你不離開的話……
不自由的「自由之國」🇹🇭
我家對面是一所泰文學校,每天早上八點整都會聽到學生齊唱泰國國歌的高昂歌聲,特別是那幾句:「不願被欺壓,願為自由和和平而犧牲」的歌詞,從清純可愛的歌聲中吶喊出來。泰國的「泰」有「自由」之意,也代表著泰國人民內心對自由的渴望,不願意被任何人或事物奪取白由所帶來的快樂。泰國近年來成爲了極有魅力的旅遊天堂,人們可以在這裡呯吸著自由的空氣,享受著放縱的快感。如今因疫情的關係,泰國爲防疫而限制了人的自由,對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人們也因爲被限制而痛苦不堪,讓人不禁需要審視過去所謂的白由是否是眞自由。
【宣教心視野|宣教士:「宣教心視野再次喚醒我的呼召🔥」】
『熱忱』(passion)指的是人心中對於某種事物的渴望是如此強烈,以至於甘願不惜一切代價得到它。
而『使徒般的熱忱』正是為耶穌而燃燒生命之熱情的人所具有的生命品質。他們一心渴望看到全地充滿主的榮耀。弗洛德說:「具有使徒般熱忱的人隨時準備出發,但也願意留下來。假若你因為神沒有呼召你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到那些從來沒聽過祂名的地方而深深感到失望的話,你可以確定自己有這種熱忱。」
【宣教士故事】福音要傳,主的羊需要餵養。
提起巴拿馬,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巴拿馬運河。一條82公里長的水道,將太平洋和大西洋打通了。這項科技創舉,解決了困難凶險的航海運輸問題,令兩洋之間的海運快速和安全得多。多個航海貨運企業、郵輪,都不惜費用,使用巴拿馬運河。這條運河使巴拿馬成為中南美洲,經濟較穩定繁榮的國家。
【宣教心視野|宣教不是最終目的,敬拜才是!即使不做宣教士,我們仍能做宣教事!】
忘了從哪一課上完後,我就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台灣教會普遍的模式是如此?
放眼全世界,我開始思考:為何一波復興運動開始後,好像看不見下一波?為何復興運動的持續性這麼低?為何復興運動無法持續到下個世代甚至耶穌再來?
【宣教士故事】大力推薦:免費線上看「神學家&宣教士」動畫故事★★★
精彩的系列影集,以動畫講述以下人物故事:喬治慕勒、聖派崔克、馬丁路德、約翰衛斯理、崔蘭軒、耶德遜、海莉塔布曼、約翰班揚、丁道爾、奧古斯丁......
【宣教士故事】如果保羅在這,他會和他們一起開電視「瘋泰劇」!
由於晚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消遣,我們就一起坐在電視機前面,隨著電視節目而聊著不同的話題,不管是新聞與文化,或是泰劇時間一起投入在劇情發展中。
【宣教士故事】「行動不便,並不能阻礙我宣教」她乘著輪椅服事身心障礙者♡
我曾去巴西和牙買加分別進行各為期兩週的宣教工作。我發現行動不方便並不構成宣教的障礙。經過兩年的禱告,我確定上帝呼召我成為一位跨文化宣教士,而我的工場就在台灣。
【宣教小學堂】你可以這樣支持宣教士:照顧他們的孩子👶
她的女兒和女婿擔任宣教士,她曾親身前往,了解他們的居住環境、認識他們的同工,如今,她更實際透過行動,服事許多第三文化孩子。孩子們會在活動中,嘗試不同國家的生活模式、飲食習慣、交通和說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