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宣教小學堂】劍橋七傑:放下前頭福樂與名利,投身宣教的劍橋學子
1882年美國佈道家慕迪(D. L. Moody)造訪英國劍橋大學,之後便有許多學生向英國宣教差會申請海外宣教,而且申請的人數不斷增加。
【宣教小學堂】北美大陸海外宣教事工起點🌍
在北美大陸,教會對海外宣教事工的關注也直接源自學生的影響。撒母耳・穆爾斯,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個公理會牧師敬虔愛主的家庭。當時他的母親有一個很不尋常的心志,就是「要把孩子分別為聖,獻給神成為一個宣教士。」當時的教會還沒有宣教意識,也還沒有任何海外宣教的管道(尚未有差會)。
【宣教小學堂】思想、心靈和宣教行動結合的敬虔遺產🪴
現今更正教宣教運動,是從德國哈勒(Halle)學府中一群為宣教普世禱告的學子心中萌芽開始,其源頭可以追到1732年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在親岑多夫還是小男孩的時候就很喜歡親近上帝,也特別喜歡領聖餐,以及默想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
【宣教小學堂】追溯學生普世宣教運動的源頭-學生點燃宣教運動
追溯學生普世宣教運動的源頭-17世紀的德國大學生
最早在普世宣教運動發揮決定性影響力的運動可以從17世紀的幾位德國大學生開始,七位來自呂貝克(Lübec)的德國年輕人於1628-1632在法國巴黎功讀法學和神學,受到Hugo Grotius啟蒙而開始了自發性學生工作與禱告會,目的就是希望為當時一蹶不振的教會重燃對福音的渴慕
【宣教心視野|如果我能夠早點上這個課...】
我對於在正式進入第一堂課程之前給予學員的鼓勵,非常得著鼓勵、激勵和期待上這門課程!在這個VUCA的世代,讓我們從宣教的視野看見神永遠不改變的心意,而不是因為看見世代的變化而擔憂而站立得穩,明白現在世代最重要的使命。
緩慢前行,邁入成長🌱
2019年四月,我完成了兩年在泰國的實習宣教,便隨計畫返回家鄉。感謝神,讓我在這實習宣教中經歷了宣教士進程的階段:被神呼召,加入差會,準備前往工場,踏入工場,準備重歸以及重新投入家鄉。我告別了工場的人事物,繼而回到馬來西亞,一個土生土長的地方,再以儲備宣教士的角色在神學院學習,為未來宣教事奉做準備。
【宣教心視野|『宣教』=一門「知識」?】
一早在辦公桌上收到新一期的宣教日引,秀明師母的文章標題印入眼簾『敬拜之後,是行動』,是的一切的敬拜,包含聽道、讚美、禱告、小組、門訓…只為一個目的,那便是宣教的行動。許多時候我們把『宣教』當成一門知識在吸收,何謂宣教?聖經的宣教?歷史的宣教?文化的宣教?策略的宣教…等,我們完成了15堂關於宣教的課程,閱讀了所有關於宣教的文獻,參與了一場場線上、實體大大小小的禱告會,若沒有行動的實踐,就像雅各書所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宣教沒有行動也是死的!!
【宣教心視野|「你願意放下自己的計畫回應我嗎?」】
「你願意放下自己的計畫回應我嗎?」一句話驚醒夢中計畫狂人。
回想今年五月份時,接獲前線樹哥的邀請,希望我能夠加入難民事工的籌備,就在這突如其來的邀請之下,我進入了深度的禱告,重新面對自己的呼召與異象。
🧧紅包袋也可以成為祝福🌸 農曆新年就要到了,今年聯合差傳推出兩款【限量紅包袋】🧧
🧧紅包袋也可以成為祝福🌸
農曆新年就要到了,今年聯合差傳推出兩款【限量紅包袋】🧧
這趟30年的台灣🇹🇼服事旅程,是從在美國🇺🇸的禱告開始⋯⋯🙏
艾老師來台灣30年了⋯⋯而這趟來台灣服事的旅程是從在美國的禱告尋求開始⋯⋯
1990年初到台灣,從學習語言開始,並藉著在大學任教以及參加團契接觸校園師生,常常開放自己的家邀請新認識的朋友一起吃飯分享生活。跟台灣人相處的過程中最常被問到:「為什麼來台灣?」 ⋯⋯你認為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