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宣教小學堂】從特種部隊看宣教士行前訓練🪖
本文轉貼自Radius Asia / 訂閱Radius月刊 / 作者:Colt Depp
如果你認識一些Radius的人,你可能聽過這個謠言:有一個200公分, 120公斤,全身都是肌肉的海豹部隊軍人,冷血地帶領學生每天早上的體能訓練,要求一天只睡三個小時,教大家如何面對人質綁票情形, 加上像超人一樣克服體能障礙,目的就是為了要訓練宣教士在工場建立教會。
緩慢前行,邁入成長🌱
2019年四月,我完成了兩年在泰國的實習宣教,便隨計畫返回家鄉。感謝神,讓我在這實習宣教中經歷了宣教士進程的階段:被神呼召,加入差會,準備前往工場,踏入工場,準備重歸以及重新投入家鄉。我告別了工場的人事物,繼而回到馬來西亞,一個土生土長的地方,再以儲備宣教士的角色在神學院學習,為未來宣教事奉做準備。
這趟30年的台灣🇹🇼服事旅程,是從在美國🇺🇸的禱告開始⋯⋯🙏
艾老師來台灣30年了⋯⋯而這趟來台灣服事的旅程是從在美國的禱告尋求開始⋯⋯
1990年初到台灣,從學習語言開始,並藉著在大學任教以及參加團契接觸校園師生,常常開放自己的家邀請新認識的朋友一起吃飯分享生活。跟台灣人相處的過程中最常被問到:「為什麼來台灣?」 ⋯⋯你認為是什麼呢?
日本🇯🇵:0.5%的基督徒,100%的大使命🌟
日本基督教現況
日本人口在2008年成長至高峰一億兩千八百萬人,但自此開始衰退。去年總人口數是一億兩千五百七十萬人。日本人口老化速度較其他國家快速,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約占總人口數28.7%,而出生率卻非常低。出生率下降及人口老化將為日本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宣教心視野|「自己」才是回應大使命最大的問題😟】
在宣教日引的內頁和封底都曾看到介紹宣教心視野的課程。一看上課時間和地點,就放棄了。疫情使得教會主日崇拜和基督教機構的課程改為線上進行,看似關了實體的門,對我卻是開了一扇窗-不被交通和距離限制!但再看學費,我又放棄了。背負房貸、孩子求學和生活經濟需要的我,一次要拿出近五千元的學費,真的有難處。我心想,不知道可不可以分期付款。但我知道宣教機構財務不易,不好意思開口問。沒想到,神又把這扇窗開得更大了!
如何面對泛靈信仰背後的屬靈權勢?👻
幾年前,有位來台的資深外籍宣教士和我說起一段故事,他回想年輕時在美國受装備,教導宣教學的老師是一位早期前進到非洲馬拉威部落的宣教士,這位老師進到部落時並不順利,當地部落深受泛靈與巫術影響。當村長知道有位宣教士接近他們時,便帶著巫師前去表達他們的不歡迎,甚至對他說:我已經對你下了咒詛,你不離開的話……
不自由的「自由之國」🇹🇭
我家對面是一所泰文學校,每天早上八點整都會聽到學生齊唱泰國國歌的高昂歌聲,特別是那幾句:「不願被欺壓,願為自由和和平而犧牲」的歌詞,從清純可愛的歌聲中吶喊出來。泰國的「泰」有「自由」之意,也代表著泰國人民內心對自由的渴望,不願意被任何人或事物奪取白由所帶來的快樂。泰國近年來成爲了極有魅力的旅遊天堂,人們可以在這裡呯吸著自由的空氣,享受著放縱的快感。如今因疫情的關係,泰國爲防疫而限制了人的自由,對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人們也因爲被限制而痛苦不堪,讓人不禁需要審視過去所謂的白由是否是眞自由。
【宣教心視野|宣教士:「宣教心視野再次喚醒我的呼召🔥」】
『熱忱』(passion)指的是人心中對於某種事物的渴望是如此強烈,以至於甘願不惜一切代價得到它。
而『使徒般的熱忱』正是為耶穌而燃燒生命之熱情的人所具有的生命品質。他們一心渴望看到全地充滿主的榮耀。弗洛德說:「具有使徒般熱忱的人隨時準備出發,但也願意留下來。假若你因為神沒有呼召你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到那些從來沒聽過祂名的地方而深深感到失望的話,你可以確定自己有這種熱忱。」
【宣教士故事】福音要傳,主的羊需要餵養。
提起巴拿馬,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巴拿馬運河。一條82公里長的水道,將太平洋和大西洋打通了。這項科技創舉,解決了困難凶險的航海運輸問題,令兩洋之間的海運快速和安全得多。多個航海貨運企業、郵輪,都不惜費用,使用巴拿馬運河。這條運河使巴拿馬成為中南美洲,經濟較穩定繁榮的國家。
【宣教心視野|宣教不是最終目的,敬拜才是!即使不做宣教士,我們仍能做宣教事!】
忘了從哪一課上完後,我就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台灣教會普遍的模式是如此?
放眼全世界,我開始思考:為何一波復興運動開始後,好像看不見下一波?為何復興運動的持續性這麼低?為何復興運動無法持續到下個世代甚至耶穌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