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宣教心視野|我不懂宣教也能上課?!】
這是我第一次付費參與和信仰有關的裝備課程,我真的對於宣教十分的不了解,一開始上課的時候非常的緊張,因我們班的同學們大部分是神學生、宣教士、傳道人,但對我而言是非常新鮮的課程經驗。

【宣教心視野|回宣教地之前,我一定要上到課!】
感謝主,能夠順利參加這個課程,想分享一個報名課程時的見證。其實從宣教地回來台灣後,一直都久仰「宣教心視野」課程的大名,覺得有機會一定要來接受這個裝備。但是......

【宣教小學堂】北美大陸海外宣教事工起點🌍
在北美大陸,教會對海外宣教事工的關注也直接源自學生的影響。撒母耳・穆爾斯,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個公理會牧師敬虔愛主的家庭。當時他的母親有一個很不尋常的心志,就是「要把孩子分別為聖,獻給神成為一個宣教士。」當時的教會還沒有宣教意識,也還沒有任何海外宣教的管道(尚未有差會)。

【宣教小學堂】基督徒如何看國際情勢?
時代可以帶走夢想,
時代可以帶走金錢,
時代可以帶走我們的親人,
有的時候時代三個都可以帶走;
不只是新冠肺炎,持續不斷的戰爭下不禁讓我們思考,
我們身處的時代到底是什麼樣的時代?

【宣教小學堂】追溯學生普世宣教運動的源頭-學生點燃宣教運動
追溯學生普世宣教運動的源頭-17世紀的德國大學生
最早在普世宣教運動發揮決定性影響力的運動可以從17世紀的幾位德國大學生開始,七位來自呂貝克(Lübec)的德國年輕人於1628-1632在法國巴黎功讀法學和神學,受到Hugo Grotius啟蒙而開始了自發性學生工作與禱告會,目的就是希望為當時一蹶不振的教會重燃對福音的渴慕

【宣教小學堂】從特種部隊看宣教士行前訓練🪖
本文轉貼自Radius Asia / 訂閱Radius月刊 / 作者:Colt Depp
如果你認識一些Radius的人,你可能聽過這個謠言:有一個200公分, 120公斤,全身都是肌肉的海豹部隊軍人,冷血地帶領學生每天早上的體能訓練,要求一天只睡三個小時,教大家如何面對人質綁票情形, 加上像超人一樣克服體能障礙,目的就是為了要訓練宣教士在工場建立教會。

緩慢前行,邁入成長🌱
2019年四月,我完成了兩年在泰國的實習宣教,便隨計畫返回家鄉。感謝神,讓我在這實習宣教中經歷了宣教士進程的階段:被神呼召,加入差會,準備前往工場,踏入工場,準備重歸以及重新投入家鄉。我告別了工場的人事物,繼而回到馬來西亞,一個土生土長的地方,再以儲備宣教士的角色在神學院學習,為未來宣教事奉做準備。

這趟30年的台灣🇹🇼服事旅程,是從在美國🇺🇸的禱告開始⋯⋯🙏
艾老師來台灣30年了⋯⋯而這趟來台灣服事的旅程是從在美國的禱告尋求開始⋯⋯
1990年初到台灣,從學習語言開始,並藉著在大學任教以及參加團契接觸校園師生,常常開放自己的家邀請新認識的朋友一起吃飯分享生活。跟台灣人相處的過程中最常被問到:「為什麼來台灣?」 ⋯⋯你認為是什麼呢?

日本🇯🇵:0.5%的基督徒,100%的大使命🌟
日本基督教現況
日本人口在2008年成長至高峰一億兩千八百萬人,但自此開始衰退。去年總人口數是一億兩千五百七十萬人。日本人口老化速度較其他國家快速,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約占總人口數28.7%,而出生率卻非常低。出生率下降及人口老化將為日本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宣教心視野|「自己」才是回應大使命最大的問題😟】
在宣教日引的內頁和封底都曾看到介紹宣教心視野的課程。一看上課時間和地點,就放棄了。疫情使得教會主日崇拜和基督教機構的課程改為線上進行,看似關了實體的門,對我卻是開了一扇窗-不被交通和距離限制!但再看學費,我又放棄了。背負房貸、孩子求學和生活經濟需要的我,一次要拿出近五千元的學費,真的有難處。我心想,不知道可不可以分期付款。但我知道宣教機構財務不易,不好意思開口問。沒想到,神又把這扇窗開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