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故事】明俊德宣教士(Miss Bertha Smith )
明俊德牧師極力發出懇求,母會政策終於改變,成立美南浸信會台灣差會,挹注人力及資源,從此福音拓植工作全面啟動。
這位作者還沒有寫個人簡歷。我們為 service 對 668 篇日志做的貢獻感到驕傲。
明俊德牧師極力發出懇求,母會政策終於改變,成立美南浸信會台灣差會,挹注人力及資源,從此福音拓植工作全面啟動。
「寧願燒盡,不願鏽(朽)壞」是馬偕博士的座右銘,而馬偕紀念醫院院徽即是由代表醫療的「紅十字」與「焚而不燬」的圖案所構成。
在宣教士艾得理(David Howard Adeney)的鼓勵下,一位受過神學訓練的大學生查大衛,蒙神呼召 ,憑信心成立「校園團契」。
當他在1848年抵達時,這裡沒有一位基督徒;在他1872年離開時,此地沒有一位異教徒。
在中國10多年後,他再赴印度與非洲內陸開荒,成立環球福音會(WEC),至今差會仍在全球積極從事宣教事工。
貝蒂‧歐訓在神的感動下,加入美國聯合會,受差遣到越南當宣教護士,在一次北越共黨進攻行動中被俘,於叢林長途跋涉和後來的監禁中,為主殉道。
史丹利‧瓊斯是美國衛理公會宣教士,在印度服事66年,致力在不同的跨文化處境中融入基督信仰。
榮教士的中文名字叫「榮耀秀」,意指「美麗的榮耀」。這是她25歲時,內地會給她取的名字。她的一生也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敬虔、聖潔,彰顯神的榮耀。
在繁榮開發過程中,許多帶來文明的宣教士或其子孫漸居要位、坐擁土地,迷失於逐利中,信徒流失嚴重。文明日漸進步但信仰逐漸式微;夏威夷的宣教歷史,值得後人省思。
一場天花蔓延,妻子的命也被奪走,又是個該離開的時候,但漢斯還是留下了,照顧痛苦的因紐特人。他們終於明白一件事:上帝愛他們。
Email:service@umot.org.tw
Tel:(02) 2321-2915
Fax:(02) 2321-2917
地址:100013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1號3樓
(交通指引:觀看影片)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