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宣教士故事】出發日記-難民
最近除了參與母會的主日崇拜,偶爾也「參加」國外教會的線上崇拜。某主日亞洲某國的中文崇拜,講員一開場提出了幾個世界時事選擇題,其中一題是「XXXX(事件)在哪一天發生?」當然,我不必看他提供的選項也能回答此題,因那有關蠟燭國。

【宣教士故事】新月子民-認識我們的穆斯林鄰舍
還記得多年前我和丈夫搬到中東的第一天,那時已是晚春,天氣開始暖和了起來,因此我們就寢前並沒有把窗戶關上,借一點和煦晚風伴著入眠。黎明之前,附近清真寺喚拜塔(或稱宣禮塔)催促晨禮的廣播震天價響,急急將睡夢中的我們驚醒。那一刻,我們開始體認到自己住在一個穆斯林國家。

從排斥到愛上-這間華人教會把愛傳給羅姆人♡
宣教從農場開始,是對羅姆人傳福音的可行模式!一方面幫助生活所需,一方面將主耶穌基督的愛分享給他們。塞爾維亞華人教會從只關心自己族群的人,到關心原先不喜歡的外族人,甚至是難民,這真是神親自的工作。

【宣教士故事】難民孩子說:「我要當心臟科醫生!病患沒錢,我就免費治他!」
在那塊土地上,有許多來自難民背景的孩子、大人們,由於經歷太多,也就更深刻明白生命的可貴,及苦難中的需要,同理心使他們更加體恤人、幫助人,也能夠感受到身邊真心在乎他們的是哪些人。

【宣教士故事】這一袋相片,乘載了多少難民逃難時的痛?
照片與相框,加溫了莉莉宣教士與這戶人家之間的情誼,他們變得如同親人一般,莉莉也被介紹給更多他們一同逃難至此的親戚認識。是啊,他們尊重信仰敬虔的人,尊重那些在他們面前不遮不掩、誠實相待、堅定信仰的人。

天父眼中寶貴的靈魂——北美、中東穆斯林難民
衷心祈求,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會能夠把穆斯林移民、難民視為失落的寶貴靈魂,是來到家門口的未得之民。願神繼續透過各樣方式,吸引穆斯林認識主耶穌基督。

【宣教士故事】親岑多夫(Count von Zinzendorf)
「明天有一雙鞋子,我即可動身!」18世紀,莫拉維亞弟兄會如同燎原火,前仆後繼地往世界各地宣教,當中的靈魂人物,非親岑多夫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