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引延伸閱讀】了解佛教的「供養」文化

(施工中)

為什麼東南亞的寺廟外,人們都在做花串呢?為什麼街坊常見佛教善書?為什麼賈寶玉犯錯要抄寫佛經?其實,都跟佛教的供養文化有關。

佛教認為供養能積德修行,表達對三寶(佛法僧)的虔心、培養慈悲心、減少物質執著、支持僧團延續佛法。

・對佛的供養:人們以花、燈、果、茶等十物獻於佛前,每物有不同象徵與功德,稱「十供養」。

・對(佛)法的供養:有抄經、誦經、刊印善書等「十法行」。

・對僧的供養:在「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上供應僧侶需要,稱「四事供養」。特別是南傳佛教守釋迦牟尼規定,僧侶不許賺錢謀生,不能擁有財物(金錢戒),不能自己煮食。僧侶的金錢和生活所需,仰賴淨人管理與家信徒供應。釋迦牟尼說,每供一千僧,裡面一定有個阿羅漢到來應供,其功德福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