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關顧】第三文化小孩發展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對第三文化以及第三文化小孩(TCK)議題備感興趣,
而我們想藉由本篇與您一同擴大回顧,看第三文化以及第三文化小孩的發展史。
這樣的認識除了增加歷史知識,同時也能提升關顧角度和對話深度。
就讓我們一同認識在第三文化小孩研究上貢獻己力的先驅人物吧!

【艾倫・帕克 Allen Parker】

對第三文化小孩最早的觀察可追朔自1936年,印度伍德斯托克學校(Woodstock School)的校長艾倫・帕克(Allen Parker)博士,他當時寫了一篇碩士論文,裏面描寫他在國際學校學生身上觀察到的特徵(這些小孩幾乎都是宣教士子女)。他發現這些小孩雖有寬闊的世界觀,但卻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家鄉⋯⋯

 

【烏西姆夫婦 John and Ruth Useem】

到了1958年,兩位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家—烏西姆夫婦(約翰和露絲),他們為了研究後二次世界大戰和殖民時代,在印度生活與工作的美國人(外交官、宣教士、技術援助人員、商人、教育人員、媒體代表等⋯⋯)怎麼跟當地人互動,而遠赴印度,並在研究中首先使用「第三文化」形容他們的互動方式。這個第三文化反應出兩個國家的文化,卻不是融合的文化!所以烏西姆夫婦初步定義第三文化:「當來自不同社會的人,試圖和彼此的社會或社會區域產生共鳴的時候,產生、共有和學習到的行為模式。」

1973年,露絲因為參與當地興建美國學校的計畫,而漸漸把研究對象聚焦在小孩身上,也就順勢地把這些在第三文化中長大的小孩稱作「第三文化小孩(TCK)」。同樣地,他們也為TCK下了定義:「父母在護照國之外,從事「代表」性質工作的小孩。」這些父母的背後通常有機構、公司、企業或政府的支持。

露絲透過研究觀察到一個現象:因為父母特定職業角色緣故,這些小孩的成長過程也被賦予「代表性角色(representational roles)」,旁人期待這些小孩的行為能和父母工作組織的目標和價值觀一致。比如說:當時TCK會被視為「小外交官」、「小宣教士」、「小軍人」或「小商人」。如果說,小孩沒有活出這些角色期待的形象,會為父母職涯帶來負面影響(認為父母所代表的機構品質不好)。烏西姆夫婦畢生的貢獻,是研究TCK的整體經歷以及這個經歷對活在當中的人產生的終生影響,這成為日後TCK身份認同的挑戰與討論重點。

 

【波洛克夫婦 Dave and Betty Lou Pollock】

1977年,波洛克夫婦(大衛和貝蒂)帶著四個小孩去到肯亞,在當地擔任一間大型國際學校的宿舍校長,他們從跟學校小孩的互動中,他們發現這些孩子跟他們以前在美國服務的小孩很不一樣。國際學校小孩共同的特徵:父母稱為家鄉的地方,對這些小孩來說卻是奇怪的地方;另外,這些小孩對於「重返家鄉」這件事帶著極大的壓力創傷。所以波洛克夫婦開始關注這些派到海外家庭的需求,並把這個意象帶回美國,成立公司。為了要協助家長、老師和TCK本人發聲,找到屬於自己這個過渡經歷(The Transition Experience)的故事,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諾瑪・麥凱】

1984年,諾瑪・麥凱因爲父親從事海外藥品公司工作,自己也跟著爸爸在印度就讀宣教士子女寄宿學校。他表示:對TCK的關注不應該只停留在理論研究的層面,所以他創辦了「國際浪人」,讓來自不同領域、國籍、背景的小孩/成人可以彼此陪伴、合作、成長。他也組織國際論壇,讓在這塊領域當中研究的領袖相互切磋,積極提倡議題的重要性。

 

【第三文化現在的定義】

到了現今,隨著現在更廣泛的遷徙和身份認同研究的複雜,以下簡化的概念能幫助我們體會TCK的處境與心境:

第一文化:TCK家鄉的文化。
第二文化:TCK居住地的文化。
第三文化:正在或是曾經因為父母其中一人的職涯選擇,經歷頻繁國際搬遷的人,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概念會隨著理解的增長有改變,概念也會隨著世界改變而改變。TCK的關顧是從體會和陪伴中引導當事人接納自己的經歷,也有表達自己特別經歷的力量。

 

【最後,歷史與研究告訴我們什麼訊息?】

對TCK來說,跨文化背景並不會讓他們自動成為一個優秀的跨文化溝通者。
對TCK來說,特別身份為人生帶來優勢,卻也充滿辛苦與挑戰
對TCK來說,他們所處的世界往往是「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世界。

期盼每一位宣教士的小孩藉由神的愛與合宜的照顧,
明白自己的經歷其實是神放在他們生命中一份特別又寶貴的禮物。

 

參考資料:
1.書本「第三文化小孩-在世界之間成長的經歷」
2.TCK diagram:https://denizenmag.com/2011/03/diagram-of-a-third-culture-kid/